top of page

比特幣突破9.4萬美元創歷史新高:政策鬆綁與市場狂熱的冰火兩重天

  • 作家相片: Kristie
    Kristie
  • 5天前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事件背景  

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迎來史詩級行情。比特幣價格在連續突破90,000美元、92,000美元、94,000美元三大關鍵阻力位後,日內漲幅達7.06%,創2024年11月以來新高。以太坊同步暴漲14%至1,764美元,帶動狗狗幣、Solana等主流幣種集體狂歡,24小時內全網爆倉金額達6.24億美元,超16萬杠杆交易者遭遇強制平倉。這場行情逆轉了比特幣自11萬美元歷史高點回調25%的頹勢,重新點燃市場狂熱。  


核心驅動因素解析  

1. 監管政策的重大轉向  

   美國SEC新任主席保羅·阿特金斯(Paul Atkins)正式就職,其公開表態將推動"加密貨幣友好型"監管框架,包括加速穩定幣立法、豁免部分代幣證券屬性認定。與此同時,特朗普政府宣佈暫停對華加征光伏關稅,並暗示可能降息至4.5%,美元指數跌破98關口,資金加速湧入加密市場避險。  

 

2. 機構資金的暴力入場  

   美國現貨比特幣ETF單日淨流入9.36億美元,創三個月新高,其中貝萊德IBIT單日吸金4.2億美元。渣打銀行披露,其客戶通過"戰略比特幣儲備計畫"增持超3萬枚BTC,價值約28億美元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MicroStrategy宣佈斥資5.5億美元購入6,556枚比特幣,平均成本達84,785美元,創上市公司單筆最大增持紀錄。  

 

3. 技術面與市場情緒共振  

   比特幣在74,457美元形成"黃金螺旋"形態後,觸發量化基金演算法買入指令。芝商所比特幣基差攀升至三個月高點(+12.5%),顯示機構多頭加速建倉。市場恐慌與貪婪指數飆升至72,創2022年牛市以來峰值。  


市場連鎖反應  

• 衍生品市場劇烈震盪  

 

  幣安ETH永續合約資金費率從-0.03%飆升至0.08%,未平倉合約激增8.4%至48億美元。但離岸市場出現異常信號:Deribit平臺比特幣看跌期權未平倉量增長12%,隱含波動率突破120%,預示短期回調風險積聚。  

 

• 傳統金融機構加速佈局  

 

  紐約梅隆銀行推出"數字資產託管即服務",首日簽約客戶包括高盛、摩根士丹利。Visa宣佈將USDC納入全球清算網路,支持每秒處理10萬筆穩定幣交易,推動USDC市值突破380億美元。  

 

• 監管套利空間顯現  

 

  美國財政部解除對Tornado Cash的制裁後,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 V4日交易量激增210%。但香港證監會同日發佈警告,將加強對"偽裝成DeFi的非法集資"專案的打擊力度。  


爭議與風險預警  

1. 估值泡沫爭議  

   當前比特幣市值達1.85萬億美元,超過白銀市值(1.72萬億美元),但其年耗電量僅占全球0.3%,能源效率爭議再起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金·法瑪公開質疑:"沒有主權信用背書的數字黃金,估值邏輯站不住腳。"  

 

2. 流動性陷阱風險  

   加密貨幣總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,但鏈上數據顯示,過去7天大額轉賬量下降42%,交易所淨流入減少38%,反映市場進入"存量博弈"階段。若後續資金無法持續流入,9.4萬美元關口恐難守住。  

 

3. 地緣政治黑天鵝  

   朝鮮駭客組織Lazarus通過Tornado Cash洗錢70億美元被曝光後,美國財政部宣佈擴大對混幣器監管。若引發全球性監管圍剿,可能引發新一輪拋售潮。  


未來展望  

這場行情暴露出加密貨幣市場的三大趨勢:  

1. 監管套利常態化:各國政策差異催生"監管島鏈",新加坡、迪拜成為新資金避風港;  

2. 機構主導權強化:上市公司、養老基金配置比例突破15%,散戶交易占比降至32%;  

3. 技術迭代加速:ZKsync等Layer2方案使以太坊Gas費下降90%,推動DeFi用戶數突破1.2億。  

 

正如渣打銀行分析師傑夫·肯德裏克所言:"比特幣正在完成從投機資產到數字黃金的蛻變,但這個過程註定伴隨劇烈波動。"投資者需警惕高杠杆風險,建議採用"核心+衛星"策略:70%配置現貨ETF,30%參與期權對沖。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