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放寬釋放需求,三四線城市成焦點
- Kristie
- 3月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《指導意見》提出,人口淨流出、庫存壓力較大的三四線城市可自主調整限購政策,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15%,二套房利率加點幅度下調50個基點。此舉被視為中央“因城施策”的深化落地。
原因分析:2024年數據顯示,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去化週期達28個月,部分城市土地流拍率超40%。政策放寬旨在緩解地方財政壓力,刺激剛性需求釋放。結合2025年新型城鎮化規劃中“促進1億非戶籍人口城市落戶”目標,政策傾斜具有明確導向性。
2. 租賃市場爆發式增長,REITs擴容助推行業轉型
上海、深圳單月長租公寓成交同比激增120%,機構化租賃占比提升至35%。同期,首批保障性租賃住房REITs擴募獲證監會批准,預計募資規模超200億元。
驅動因素:202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突破1200萬,疊加“租購同權”政策在38個城市試點落地,租賃需求結構性上升。REITs擴募為房企提供退出管道,萬科泊寓、龍湖冠寓等品牌加速輕資產化運營。
3. 城市更新提速,綠色建築標準升級
北京、廣州發佈2025年城市更新計畫,總投資規模達1.2萬億元,要求新建專案100%達到綠色建築二星級標準。中海、華潤等房企中標多個TOD綜合體專案。
政策邏輯:住建部“十四五”規劃明確,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。城市更新既能拉動投資,又符合“雙碳”目標。TOD模式(公共交通導向開發)通過土地溢價反哺基建,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。
4. 房企債務重組加速,國資入股成趨勢
融創中國完成200億元境內債展期,山東國資委旗下企業收購某TOP20房企15%股權。同期,房企美元債發行利率降至6.8%,為2021年以來最低水準。
市場信號:2025年為房企償債高峰期(到期規模超8000億元),國資入股既防範系統性風險,又為房企注入低成本資金。美元債利率走低反映國際資本對中國地產長期價值重估。
行業趨勢展望
2025年地產行業呈現“政策托底、結構分化、模式轉型”三大特徵:一二線城市聚焦租賃和城市更新,三四線以價換量去庫存;房企從高杠杆開發轉向“開發+運營”雙輪驅動。需警惕部分城市政策效果不及預期、租賃回報率偏低等風險。中長期看,行業將步入“量穩質升”的新週期,具備多元化業務能力的房企有望突圍。
Comments